塑料輸液包裝
塑料輸液包裝是目前輸液領域熱點話題之一,目前主要有聚氯乙稀袋、非PVC聚烯烴多層袋等包裝形式。
——聚氯乙烯袋有40年使用歷史,生產工藝成熟。但是它的軟化劑DEHP的安全性一直存在爭論。
——非PVC聚烯烴材料制成的輸液軟袋是輸液包裝材料未來發展的方向之一。目前主要的來源依賴進口。國內有好多公司投巨資研究。其優點主要有:
■不使用黏合劑和增塑劑,對人體安全無毒害作用;
■膜材在萬級生產條件下(局部百級)進行,保證了膜材使用的潔凈要求;
■良好的透明度保證了膜材在生產和使用過程中的異物檢驗;
■膜材熱封性能好,適宜多種灌裝設備和接口;
■彈性好,抗跌落;
■膜材具有生物和化學上的惰性;
■對水蒸氣、氧氣、氮氣有良好的阻隔性能;
■不含氯化物,用后處理時對環境不造成污染。
非PVC聚烯烴多層袋可用于灌裝各種電解質輸液、營養輸液和治療型輸液,已經成為輸液包裝主流材料。
其它值得關注的方面
■氣調包裝
使包裝內的氣體狀態發生變化,較長時間地保證被包裝產品的質量,如封入干燥劑(吸氧劑)的包裝、空氣置換(充氦氣等)包裝。
■小劑量包裝
小計量包裝要求藥品內包裝具有標準計量的作用,包括使用具有計量功能的包裝材料和一次性用量包裝,后一種是常見的少計量包裝。隨著復合材料的開發和滅菌包裝技術的發展,我國已能有效地保證液劑和固體劑一次用量包裝的準確性,但仍將繼續發展小計量包裝這種方便而準確的軟包裝形式。
■適合于OTC(非處方藥)的包裝
非處方藥的稱謂起源于美國。1951年,美國國會通過了由一位藥師參議員提出的對《食品藥品化妝品法》的修正案(杜哈姆修正案),規定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的分類標準,在世界上第一個創建了藥品按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的制度。此后,日本、英國、德國和加拿大分別通過了有關法律,相繼建立了藥品的分類管理體制。我國的香港、澳門和臺灣地區也實行了藥品分類管理制度。
OTC是消費者在藥房和藥品柜臺自我選用的特殊消費品,患者可以根據醫藥常識、親朋介紹、醫生咨詢和店員推薦直接在藥品終端購買,但是患者購買藥品的同時亦開始關注藥品的包裝和設計,并在潛意識里判斷藥品質量和功效。由于OTC具有藥品和商品的雙重屬性,所以其外觀設計不但體現了企業和品牌的形象,而且體現了消費者的心理認可度,并且延伸到產品在市場上的傳播領域。所以,OTC市場不應該出現包裝“盲點”現象(保健品的精美包裝不失為一個良好的借鑒)。
■老人方便包裝
老年人喜愛安全便捷的藥品包裝,他們在購藥的同時注重包裝的衛生和安全,包裝易于開啟,不需要另備開啟裝置。所以包裝設計一定要考慮老年人反應遲鈍、記憶力和視力差等生理特點,以及習慣檢驗包裝未被開啟的偏好心理。藥品說明書和小手冊的文字可以通過分段或加框等形式以易于裸視閱讀,主要信息要充分強調,并輔以特別的圖案標志,對老年患者進行必要的提示。
■兒童安全包裝
有調查表明,高達40%的3歲左右的孩子有偷吃藥物的“愛好”。
所謂兒童安全包裝又叫防止兒童開啟包裝,是一種用于保護兒童安全的包裝。也就是說,對某些有毒的藥品和化學品實行特殊的包裝技術,使得5歲以下的兒童在一定時間內難以開啟或難以取出相當的數量,以避免這些兒童在接觸、使用或吞服后引起嚴重的中毒事故。
在軟包裝方面,尚未有兒童安全包裝的新產品推出,可見市場潛力巨大。
《醫藥包裝行業“十五”發展規劃綱要》表明,支持兒童安全包裝的研究與開發,并推動相應法規的制定。
中國醫藥包裝協會秘書長蔡弘介紹,我國醫藥包裝業的產值已經占到全國包裝業產值的10%以上,高于制藥工業產值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比例,雖然與發達國家醫藥包裝產值占醫藥工業總產值的30%還有一定差距,但這正說明在新藥劑型層出不窮的今天,為藥品量身打造“新衣”的市場空間還很廣闊。
作者單位/江蘇中金瑪泰醫藥包裝有限公司研究開發中心